白族

白族

关注数:5 帖子数:18 浏览数:1931
+ 关注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 我吃饱了

    白族和傣族的关系

    当今“白族”与傣族都是云南的主要民族。 “白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由“民家子”、“白儿子”、“白民”、“阿白”、 “那马”、“勒墨”、“勒毕”、“僰子”、“白人”、“白尼”、“白伙”、“白子白女”等称呼的民族组成,这些民族大多数是古代“氐”、“羌”、“昆弥(昆明)”等族群的后裔,“氐”和“羌”是青藏高原南下的古族群,“昆弥”是洱海一带的古族群,即后来的“西洱河蛮”、“河蛮”,哀牢人(傣族先民)入主洱海平原创立南诏国时,就有驱逐“西洱河蛮”、“河蛮”的事迹,哀牢人在洱海平原失去国家以后南迁西徙,曾留下一部分人,这部分哀牢后裔与“西洱河蛮”、“河蛮”的后裔,以及“氐”、“羌”的后裔,还有中原地区迁入的汉人,共同生活在大理及大理周边的平坝地区,因为发展程度的不同,逐渐形成了“民家子”、“白儿子”、“白民”、“阿白”、“那马”、“勒墨”、“勒毕”、“僰子”、“白人”、“白尼”、“白伙”、“白子白女”等民族,这些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合并成了“白族”。 傣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文明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纪的达光王国,也就是汉史里记载的哀牢王国,达光(哀牢)王国被汉朝灭国后,部分哀牢后裔迁徙到汉朝以外的地区继续存在,也就是达光(掸)王国,后期是(前)果占璧王国;被汉朝统治的哀牢后裔在汉族势力退出云南之后,也逐渐强大起来,蒙舍的哀牢后裔于公元738年出兵占领了洱海平原、驱逐洱海平原的“西洱河蛮”、“河蛮”,以洱海平原为根基统一了云南高原,还把之前逃离汉朝统治的哀牢同胞也纳入到自己的统治范围,哀牢后裔在南诏时期得到空前的统一。南诏亡国后,哀牢后裔失去统一的中央政权,各自发展、各自迁徙,但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文化特征,依然可以做为同一个民族看待,学术界把这个民族称为“傣泰民族”,中国官方称作“傣族”,中国以外的国家大多数称为“泰族”。 “白族”和傣族的关系,其实就是组成“白族”的群体里有一部分人的祖先和傣族先民中的一部分人在洱海平原相遇,他们之间发生了融合,融合的这部分人参与了“白族”的组建,并不是全部“白族”都跟傣族有关系,仅仅是一部分“白族”跟傣族有关系。因为傣族曾经在洱海建立过政权,失去政权迁走时也留下过一部分人融入当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前,曾一度把洱海一带的少数民族列为傣族的分支,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洱海一带的少数民族认同情况看,他们基本不认同傣族,甚至把傣族与泰国等“帝国主义分子”等同。 隋唐时期的汉族史籍称呼部分云南人为“白蛮”,这个“白蛮”是指“白衣”、“白夷”,以及后来的“百夷”、“僰夷”、“摆夷”,这是傣族先民,和20世纪50年代才出现的“白族”没有太大关系。

    作者:我吃饱了

    圈子:白族

    发布时间:2021/08/13

    0

    0

  • Ming

    白族历史

    先秦时期 白族先民是先秦时期分布于云南内地坝区的许多部落的融合体,当中则以僰人为主体民族。僰人从族属源流上属于氐羌,秦汉以后,从甘青高原向南“随畜迁徒”游牧的羌人到云南境内的“西至桐师以东,北至叶榆”(《史记•西南夷列传》)的洱海周围,“地方可数千里”的地区,与当地土著的白族先民融合,过着“椎结,耕田,有邑聚”(《史记•西南夷列传》)的生活,他们和今天的白族有渊源关系。 公元前211年,秦王朝开始经营“西南夷”地区,建立行政机构,这是中央王朝对云南正式统治的开端。苟悦《汉纪》卷11中说:“初,楚庄王使将军庄蹻,循江略地黔中南以西。蹻至靡莫,地方三百里,其旁平地肥饶数千里,既克定之,会秦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蹻因以其众王靡莫,变服从其俗。秦时通五人 (尺)之道,于此诸国颇置长带吏。”庄蹻把楚国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带到了“靡莫之属”的滇池地区,并建立了以白族先民僰人等“靡莫之属”为主体的滇国奴隶制国家,使楚人融合于僰人,创造了发达的经济文化,为西汉时期在云南设置郡县和形成滇僰,奠定了基础。

    作者:Ming

    圈子:白族

    发布时间:2021/08/03

    0

    0

  • Ccccc

    贵州百语,快来看看你认识几个

    《乾隆普安州志》卷之二十三载:“僰人居鲁上、簸箕、狗场三处。盖大理王段氏、蒙氏之遗,故其族多姓段、李、赵三姓。能言仲家、罗罗、汉人言,服色与汉人同。读书应试,有入学肄业者。自为婚姻。性颇狡,较罗罗、仲家为甚。”《光绪普安直隶厅志》有和此段完全相同的记载。 同书卷二十五,用汉字记僰语的方式,记载了一组僰语。现抄录于下: “天曰與,日曰涅,月曰蛙,星曰星,风曰拍蝉,云曰允,雨曰微,雪曰雪,露曰露,霜曰深,雹曰卓仆,地曰低,山曰赊,水曰需,田曰批底,房曰火,井曰需都,石曰卓落,楼曰勒,桥曰古,人曰宜格,皇帝曰无对,大人曰大人,父曰波,母曰摸,兄曰阿雍,弟曰阿帖,姐曰阿荠,妹\曰牛忒,子曰阿孳,女曰阿牛,孙曰阿沙,孙女曰牛沙,春曰春興,夏、秋、冬俱汉语,水曰西,火曰灰,土曰捏气,青曰青,红曰赊,白曰拍,黑紫曰锅塞,怒曰闷躁,笑曰肃,米曰时,谷曰苏,麦曰薏麦,荍曰姑,虎曰猓,豹曰绑,牛曰额,野牛曰野额,马\曰墨,羊曰药,猪\曰忒,猫曰阿弥子,鼠曰舒,拜年曰百中,祭祀曰姐,娶妻曰丕西破,嫁女曰祝牛,生子曰疏孳,生女曰疏牛,草曰刍,花曰火(平声),桃曰爹,核桃曰五都,栗曰阿宅,布曰叵,缎曰以叵,鞋曰眼,帽曰多么,衣服曰衣通,鬟曰泥工,髻曰吹,身曰痴草,头曰斗膊,目曰昧草心,口曰追,颈曰假爹,须曰五,手曰施,足曰果,心曰星,肠曰不多,肺曰披,枪曰冲,打仗曰接张,皇帝圣明曰无对养,官明白曰官养,天下太平曰兴曰太平,年成丰熟曰草孳丕地养,老人盛德曰古泥底泥家,男子好汉仗曰孳泥呼汉仗,女色美曰牛泥额里克,结讼曰跌官司,争田曰争丕地,争水曰争需。”

    作者:Ccccc

    圈子:白族

    发布时间:2020/09/07

    0

    0

  • 九月份

    白族“绕三灵”习俗

    “大理白族绕三灵”是白族人民在长期农耕生活和稻作习俗中形成的以娱神、娱人为内容,以歌舞、崇祀活动为载体,含有历史、宗教、民俗、艺术、商贸等诸多文化内容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绕三灵”也记写为“绕山林”、“绕桑林”、“逛山林”等等,白语称为“观上览”(或记写为“拐上纳”),其原始意义可能是指进古代的三处公房。所谓“三灵”,是指湃海西岸三个神灵象征,它们是白族特有的“本主”崇拜中的几位重要“本主”和传入大理地区的佛教诸神,供奉它们的庙字分别称为“佛都”(大理崇圣寺)、“神都(大理庆洞本主庙)和“仙都”(河涘江洱河神桐)。由于“绕三灵”是民间相沿成习的传统风俗性活动,历史上没有得官方和社会上层人士的重视和关注,所以鲜有相关历史文献记载。唐樊绰《云南志・蛮夷风俗》、清代白族学者杨琼《滇中琐记》都曾对当时“绕三灵”进行了描述。

    作者:九月份

    圈子:白族

    发布时间:2020/08/12

    0

    1

  • Ccccc

    白族三月街

    “月街”,即大理三月街,又名“观音市,也叫大理三月会,今天又叫三月街民族节,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街期。三月街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民族传统盛会,它既是云南西部最为古老而繁荣的贸易集市,也是大理州各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民间文艺体育大交流的盛大节日。1991年起,三月街被确定为大理州各族人民的法定节日,文体经贸“同台唱戏”,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开始在大理古城西门外举行,会期七天至十天。2008年6月7日,大理三月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者:Ccccc

    圈子:白族

    发布时间:2020/08/07

    0

    0

  • 中岛

    洱源白族建房习俗——丢馒头

    洱源白族民间建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民间一般称之为“竖柱之庆”或“鼎建之喜”。每年的冬春季节,由于农事稍闲且天气晴朗易于施工,是为洱源白族建房的大好时光。 民间建新房至今仍然保留了较多的民间习俗,主要包括奠基架马、祭送木神、竖房上梁、贴喜联演奏洞经开席、封墙盖瓦装修五个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许多习俗已经退出了白族人家的建房过程。但是作为建房的主要过程的“竖房上梁”习俗却仍然保存相对完好。建房过程中最隆重的日子要数上粱这一天。主人得杀猪宰羊,大宴宾客,得请一班乐师弹奏洞经音乐“平安调”。 上粱后丢馒头是上粱这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这时的馒头和平日里食用的馒头在外型上有一定的区别,做工精致,做成花朵的形状,并染上红色画作花蕊的模样,看上去十分精致可爱,心情愉悦。上好中梁后则进入丢馒头破五方环节,用染红的绳子将一筐馒头、糖果、硬币一并提到天桥上,师傅又念:“接得主人一筐馒头,馒头就是白莲花,莲花开在荣华地,今日用你破五方。”边丢馒头边念:“一破东方甲乙木,二破南方丙丁火,三破西方庚辛金,四破北方壬葵水,五破中央戊己土.”这时房主站在堂屋正中等待接馒头,师傅念:“主人站在梁中下,先给主人抓一对,接着荣华富贵,接不着富贵荣华”,最后将剩下的馒头向四面八方抛掷,引得众人哄抢,你推我搡,热闹非凡。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只见掌曼(即为首的)木工师傅立于梁头,手中提着一大箩馒头往下丢,新房四周挤满了黑压压的喜气洋洋的人们。 这馒头的大小等也极有讲究。先丢最大的两十,其大如钵,以往内装有银元,现一般装以金属钱币。这两个最大号的馒头,一般人不能捡,只能由建房户中年纪最长的两位老人才能捡。然后丢的是大如饭碗的8个或16个,以往内装有银毫,现一般装以一定的金属钱币。这一次丢向新房的四方。每丢一方都要说几句大吉大利的话。这一次丢下的,即可任凭人们争先恐后地去抢,谁抢到手算谁的。丢过四方之后,另有数百个普通馒头。内亦装有核桃仁和葵花等,则由这位掌墨师傅倍手随意往下丢。人们在地上欢呼着捡。据说,捡到里的馒头带回家烧吃,既可以治病,又可以给自已的家庭带来好运。上粱的当天晚上,还得供三牲谢木神,祈祷。新房落成主人应再次设丰盛的宴席酬谢工匠及所有曾来帮忙过的邻居人等,然后方可择吉日迁入新宅居住。

    作者:中岛

    圈子:白族

    发布时间:2020/03/27

    0

    0

  • 段公举

    哪里可以体验染布?

    作者:段公举

    圈子:白族

    发布时间:2018/12/12

    1

    0

  • 丸约

    白族习俗

    白族婚姻中有入赘的婚俗,白族在元代以前全民信仰佛教密宗,受此影响白族地区盛行火葬。元代以后,因受内地汉族和汉文化的影响而改为土葬。丧葬仪式一般比较隆重。白族人崇尚白色,服饰款式各地略有不同,以白色衣服为尊贵。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汉语意为“白人”,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庆市等地也有分布。白族有民族语言,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白族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儿子成婚后即行分居,父母一般从幼子居住。在地主阶级中,有少数是“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同宗同姓不通婚,但例行姑舅表婚。无儿无女的也可以抱养同族弟兄的子女(过继)或养子。有女无儿的可以招赘,赘婿和养子要改名换姓,才能取得财产继承权。 族的服饰有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并在其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白族人崇尚白色,服饰款式各地略有不同,以白色衣服为尊贵。 白族住屋形式,坝区多为“长三间”,衬以厨房、畜厩和有场院的茅草房,或“一正两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厨房、畜厩俱各分开。山区多为上楼下厩的草房、“闪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觉的地方常连在一起。 当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时,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礼时新娘要下厨房制作“鱼羹”;婚后第一个中秋节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现新娘的烹调技艺。婚礼时讲究先上茶点,后摆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盘、四盆、四碗)席。 白族传统社会是一个具有多元宗教信仰的社会,人们曾信奉原始宗教、佛教、道教和本民族的本主信仰。释儒道“三教同源”“万法同宗”,三教相融合,是白族宗教信仰的一大特点。

    作者:丸约

    圈子:白族

    发布时间:2018/06/25

    1

    0

  • 小鱼

    民族饮食

    大理白族地区的日常饮食,随当地物产不同而有所差异。平坝地区的百姓以稻米、小麦为主食,住在山区的则以玉米、养子为主食。平常食用的蔬菜有白菜、青菜、萝卜、茄子、瓜类、豆类及辣椒等。在白族饮食习俗中,下列几种较具民族特色。 生皮   生皮是白族特有的菜肴。这是将整只猪或羊置于稻草火上烘烤。待烤至半生半熟时,去毛再烤,直至皮肉呈金黄色时为止。吃时将肉切成肉丝或肉片,佐以姜、葱、蒜、炖梅、辣椒、芜美等调料,又香又鲜,为款待贵客的民族佳肴。   海水煮海鱼 ("活水煮活鱼"或者叫"酸辣鱼")   洱海边的渔民煮鱼时,特别是烹煮当地称为“油鱼”等肥美鱼儿时,一般都不用油煎。他们舀来洱海之水,待锅内水沸时,放入鲜鱼,再搁上浓重的辣椒粉和花椒粉,其味鲜美麻辣,俗称“海水煮海鱼”。   下关砂锅鱼   这是下关的地方特色菜肴。将洱海的肥美鲤鱼,剖腹洗净,抹上少许精盐,腌上十来分钟,与火腿片、嫩鸡块、鲜肉片、猪肝片、冬菇、蛋卷、肉丸、海参、豆腐、玉兰片等各种适量配料,同置砂锅内,再撒入适量的胡椒、精盐、味精等调料,置炭火炉上文火k煮而成。食时,将砂锅以盘衬垫上席,即热气腾腾,又鲜美可口。

    作者:小鱼

    圈子:白族

    发布时间:2018/09/29

    0

    0

  • 小鱼

    白族礼仪禁忌

    1 、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及禁忌   白族热情好客,先客后主是白族待客的礼节。家中来了客人,以酒、茶相待。著名的 三道茶 就是白族的待客礼。但白族人倒茶一般只倒半杯,倒酒则需满杯,他们认为 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受到白族人热情的款待,应说声 挪卫你 (谢谢)来表示你的谢意和感激之情。   尊敬长辈是白族的传统美德。见到老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候、让道、让座、端茶、递烟。起床后的第一杯早茶要先敬给老人。吃饭时要让老人坐上席,由老人先动筷子。在老人面前不说脏话,不准跷二郎腿。一些山区的白族,家庭成员各有比较固定的座位,一般男性长辈坐左上方,女性长辈坐右上方,客人和晚辈坐下方和上方。白族人家的火塘是个神圣的地方,忌讳向火塘内吐口水,禁止从火塘上跨过。白族人家的门槛也忌讳坐人。男人所用的工具,忌妇女从上面跨过。家庭内忌讳戴着孝帕的人进入,认为这样会给家庭带不洁。   2 、节日与祭祀活动中的礼仪及禁忌   三月街是白族盛大的节日,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除此以外,白族也和汉族一样,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过春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祭祖节。逢年过节白族有许多礼仪禁忌。元江县的白族每年的三月会或天子庙会期间,禁止杀生。大理的白族大年初一不准动刀、挑水、泼水、扫地。怒江白族大年三十晚饭前祭祖时,忌讳外人在场。大年三十,要把借给别人的东西要回来,否则来年找钱不顺,粮食不丰。因而借了别人家的东西,必须在大年三十之前还给别人。大年初七为女人节,妇女不做饭,不背水,也不做其他任何劳动,而是尽情地玩耍;大年初九为男人节,男人休息。云龙县的白族,七月半这一天不准人们到处乱走。   3 、 婚丧、生育中的礼仪及禁忌   白族妇女怀孕后,以系合页双屋围裙,并将头页对折别在腰间作为有喜的标志。外人见了,要懂得注意重点 保护。倘若误伤了孕妇,要担保到产后母子平安为止。有些地方的白族,怀孕妇女不能进入新郎、新娘的洞房。婴儿落地后,谁第一个跨进产妇家的门,谁就是踩生。白族认为,谁来踩生,将来孩子的脾气就像谁。白族最忌讳戴孝的人来踩生,所以婴儿降生后,家人要立刻用白石灰在门口撒三道弧线,并在门槛上缠一道青篾子。若是生男孩,还要在青篾子下加一只草鞋,有的还在大门上钉一个甑笆底,以示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送一碗新鲜稠米汤、红糖、鸡蛋、甜白酒和一土锅猪蹄子炖韭菜根给产妇吃。产后第三天早上,产妇家要请 粥米客 或称 稀饭客 。到白族人家做粥米客,要用竹篮提着鸡蛋、红糖、小孩的衣帽等前往恭贺。大理、剑川一带的白族,妇女产后,主人要请第一个进家的客人吃荷包鸡蛋汤圆,客人不能拒绝,否则主人会生气。

    作者:小鱼

    圈子:白族

    发布时间:2018/09/29

    0

    0

发布帖子

圈子标签

语言
白族
节庆
民谣
建筑
舞蹈
民俗
民族
少数民族
民族文化
民族服饰
白族文学
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