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遗产 非物质遗产 弥渡民歌

弥渡民歌

全文编辑
所属类别 : 遗产 > 非物质遗产
编辑
百科名片
编辑

弥渡民歌,云南省弥渡县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清嘉庆初年《滇系》所记“山歌九章”有力地证明了弥渡民歌的悠久历史。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一批弥渡传统民歌、改编民歌在国内外广为传播,“弥渡民歌”作为一个音乐名称逐渐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成为中国知名度较高的民歌品类。弥渡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真实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思想情感,以民族分类可分为汉族民歌和少数民族民歌两类,以音乐体裁则分为山歌、小调、舞蹈歌、风俗歌等类型,曲调较为丰富,旋律婉转悠扬。 2011年5月23日,弥渡民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Ⅱ-145。

基本信息
编辑
弥渡民歌
传统音乐
2011年5月23日
Ⅱ-145
云南省弥渡县
国家级
目录
  1. 1 历史渊源

  2. 2 基本特征

  3. 3 代表作品

  4. 4 传承保护

  1. 4.1 传承价值 

  2. 4.2 传承状况 

  1. 4.3 传承人物 

  2. 4.4 保护措施 

  1. 5 社会影响

  2. 5.1 重要活动

正文
编辑正文

历史渊源

追本溯源,弥渡彝族的《打歌调》应是弥渡民歌的源。彝族是弥渡的土著民族之一,据传说,在远古的一次部落战争中,彝族被外族围困在一座山上,头领就让彝族士兵在山顶烧起大火,列队围着火堆,随着有节奏的脚步声和拍打羊皮褂的声响转圈唱歌舞蹈,使对方误以为彝族人马众多,早已严阵以待,不敢进攻,反而立即退兵,从而挽救了彝族的命运。为了纪念祖先的功绩,从此,这种舞蹈就传承了下来,演变成了后来的打歌调。其实,《打歌调》的渊源可追溯至古代的“滇歌”“西南夷歌”“踏歌”等。

从汉武帝的“有事西南夷”以来至唐南诏天宝年间的两次战争,以及元、明、清时代的军屯、民屯、商屯和开疆移民活动,大量的中原汉民族带来的中原文化、长江文化、黄河文化与南诏文化相互吸纳融合,使弥渡民歌的萌芽发展有了可能。《蛮书》载:“南诏境内各民族,‘俗好饮酒歌舞’”及《南诏图传》中“芦笙赛祖,毡帽踏歌”的描绘,证明弥渡在这一时期,已有了广泛的民间歌舞活动。 

清嘉庆初年《滇系》所记“山歌九章”有力地证明了弥渡民歌的悠久历史。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小河淌水》《十大姐》《绣荷包》《弥渡山歌》等一批弥渡传统民歌、改编民歌在国内外广为传播,“弥渡民歌”作为一个音乐名称逐渐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成为中国知名度较高的民歌品类。

基本特征

弥渡民歌演唱形式多为男女对唱,且都用假声(小嗓)演唱,音域一般在一个八度半内。调式基本都是羽调(6)式,从曲式结构看多为三段体,即A+B+C,其中,“B”段一般是衬句,如“小哥啊,我说给你”之类。词多为上下句,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即兴创作,曲调结构比较松散,同一地区不同演唱者处理方法也不同。此类曲调一般无伴奏。 

彝族、汉族都唱的《过山调》:此类曲调山区、半山区较多,以独唱为主。有词可以唱,无词也可吟唱;音域较汉族山歌宽,可任意加“花”,类似花腔,技巧要求较高。音阶跳动幅度较大,五度、七度,乃至八度跳动都有。调式多为羽调式,此类曲调速度自由,即兴成分较大,曲式结构四段体居多(A+B+C+D),A为词之第一句(之前有一衬字“哎”或“阿妹”等),B为衬句“小哥啊”、“小妹啊”,C为第三句唱词,D为行腔,词曲的即兴成分较大。《过山调》可吹奏,也可演唱,用无膜笛、小闷笛、树叶、口弦,甚至口哨也可。

小调:与山歌相比,小调趋于独立和完整,词曲结构比较规整,群众性更广泛,表现内容更宽且优美生动。其演唱形式多样,独唱、对唱、齐唱皆可,音域不较宽,适宜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音区的更多人演唱。民间小调多为羽调式,花灯小调则宫、商、徵、羽调式都有。从曲调结构看,多为上下句结构,或再变化重复第二句作为结束句,其曲式为A+B+B1,说它是三段体式也可以。小调的伴奏乐器丰富多彩,吹奏乐有竹笛(有膜)、唢呐,弓弦乐有二胡、中胡、低胡,有的还用滇胡,弹拨乐有三弦、月琴,打击乐有小鼓、梆鼓、勾锣、大小镲钹、小木鱼等。

 舞蹈歌:舞蹈歌的代表曲目有《十大姐》和《彝族打歌调》。《十大姐》有坝区《十大姐》和牛街《十大姐》之分。坝区的《十大姐》活泼跳跃,较富舞蹈性。牛街《十大姐》从过门起,其律动酷似打歌节奏,演唱中滑音多,山歌味浓郁。《打歌调》演唱形式多为领唱(对唱)加齐唱,一般音域都不宽,尤其是齐唱的衬句部分适宜各年龄段的人和之。西山彝族《打歌调》(不包括纯器乐伴奏曲)多为宫调(1)式,五台、牛街的则多为羽调式,但结束时却巧妙地轻滑至调式的属音“3”上。曲式结构为三段体A+B+C,“A、B”为领唱,“C”为众人齐唱,也可将之视为副歌。舞蹈歌的歌词虽变化,但曲调除正宗部分外,基本不变。西山彝族打歌的伴奏乐器由两支无膜竹笛和大葫芦笙组成,两支竹笛吹的旋律不尽相同,类似笛1、笛2;五台、太平的《打歌调》有竹笛、三弦、小二胡;牛街《打歌调》多用无膜竹笛、大三弦和小葫芦笙伴奏。

风俗歌(礼仪歌):风俗歌有类似于西南夷歌的《黑七膜白》《拜堂喜调》《哭丧调》等。彝族的《拜堂喜调》《哭丧调》由村中德高望重且有文化的一人演唱,音域不宽,调式为羽调式,曲式结构为两段体,就词曲关系而言,曲调旋律基本不变,仅为唱词差别而有所变化。风俗歌的演唱不用任何乐器伴奏。

代表作品

弥渡民歌是指流传分布于弥渡境内的汉族民歌、少数民族民歌的总称。它包括了山歌、小调、舞蹈歌、风俗歌等几个类型。 

山歌:主要有汉族的《田埂调》《埂子调》,汉、彝族共有的《过山调》《放羊调》《山鸽子调》和改编山歌《小河淌水》《弥渡山歌》,以及各地以地名称谓的《蜜滴调》《密祉调》《二里半腔》等。山歌的内容及其广泛,其中婚姻爱情是唱得较多的内容。山歌主要在野外对唱,也可由一人做自娱性歌唱。山歌音调高亢、节奏自由。在两个实词乐句中插入二句或成段的衬词段落(民间称为“垛板”或“垛叶子”)的单三部结构形式,以《田埂调》为典型结构形式的代表。 

小调:有本土小调和花灯小调两种类型。本土小调主要形成于弥渡当地的一类民歌,如《赶马调》《小小葫芦开白花》等,这是较赋予弥渡本土文化特色的小调品种。花灯小调是唐、元、明、清以来,以各种途径传入弥渡的时曲,与汉、彝、白各民族文化相互吸纳融合,形成的较具弥渡地域特色的弥渡民歌,代表曲目如《绣荷包》《绣香袋》《元宵花鼓》等。 

舞蹈歌:《打歌调》是较具代表性的较古老的彝族歌种,“打歌”可在节日、喜庆、婚丧等多种场合举行,歌唱内容广泛,而歌唱天地形成、人类起源以及民族迁徙的长篇史歌,是《打歌调》重要的歌唱内容之一。由于支系和居住的环境差异,弥渡西山、牛街等地彝族中就形成音乐风格迥异、品种多样的打歌调。 

风俗歌:在婚俗中有《哭嫁歌》《迎亲调》《送亲调》;在丧俗中有《哭亡调》《指路歌》;在祭祀活动中有多种《祭祀歌》。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由于弥渡民歌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广泛的公众性以及它的感染力,其传播不但在县境内广为流传,其代表作在国内外也具有影响力。也正是弥渡浑厚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歌文化底蕴,孕育了弥渡民歌《小河淌水》词曲,在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良好的体现,同时促进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传承状况 

弥渡民歌以师传、家传、自学为传承形式。随着社会发展和老一辈民间歌手相继去世,弥渡民歌的传承出现了断层,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危机。为此,弥渡县委、县政府已经提出“借助‘小河淌水’品牌,建设花灯文化名县”的文化发展思路,修建“小河淌水”意境区、对歌场,编辑出版《弥渡花灯民歌》中小学乡土教材,发行原生态《弥渡民歌选辑》DVD,《弥渡行》VCD,举办民歌对唱大赛等活动,为弥渡民歌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传承人物 

李彩凤,女,1943年4月出生,彝族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为弥渡民歌,申报地区为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弥渡县文化馆获得“弥渡民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12年10月15日晚,2012年云南省花灯艺术周在花灯之乡大理弥渡县举办,开启了一场唱花灯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盛宴。活动上演唱了弥渡民歌。 

2016年7月24日,来自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的大型花灯戏《山村·小河·月亮》在北京红塔礼堂上演,优美动听的花灯、民歌、小调将观众带入茶马古道上的历史名驿之中。活动上演唱了24首弥渡民歌。


百科统计
  • 浏览次数 : 1794
  • 编辑次数 : 0
  • 最近更新 : 2021-12-02 11:39:58
  • 创建者 : 丸约

百科目录

  • 1. 历史渊源
  • 2. 基本特征
  • 3. 代表作品
  • 4. 传承保护
  • 5. 社会影响
参考资料
编辑
百科标签
编辑
弥渡民歌 弥渡 音乐 非物质文化遗产
56用户协议 申请删除百科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