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遗产 非物质遗产 东巴纸

东巴纸

全文编辑
所属类别 : 遗产 > 非物质遗产
编辑
百科名片
编辑

东巴纸是纳西族东巴祭司用来记录东巴经和绘制东巴画的一种专用纸,是一种十分珍稀的少数民族手工纸。东巴纸,顾名思义,是指用于抄写东巴经书的纸张。这种纸张,厚实、耐磨、防虫蛀、较光滑、呈象牙色。经抄写后由于长时间在烧有火的房屋里翻用而被烟熏的缘故,会变成古铜色,有古色古香的样子

基本信息
编辑
东巴纸
少数民族手工纸
抄写东巴经书的纸张
唐朝
目录
  1. 1 工艺简介

  1. 2 工艺起源

  2. 3 工艺特点

  1. 4 东巴纸工艺

  2. 5 工艺探索

  1. 6 工艺演进

  2. 7 工艺传人

正文
编辑正文

工艺简介

东巴纸,顾名思义,是指用于抄写东巴经书的纸张。这种纸张,厚实、耐磨、防虫蛀、较光滑、呈象牙色。经抄写后由于长时间在烧有火的房屋里翻用而被烟熏的缘故,会变成古铜色,有古色古香的样子。也是一种非常神奇的东西:采用纳西族地区特有的高山野生稀有植物丽江荛花制作,经过数十道东巴家传的手工工艺制作而成,是中国所有的手工纸中最厚的,耐磨损。在中国传统的手工纸中,唯有厚实的东巴纸可以双面书写,因为尧花有微毒,所以东巴纸具有抗虫,抗蛀,保存时间特别长的特性,可达八百年至千年,纳西族民间有东巴纸纸寿千年的说法。

东巴纸是一种古老的造纸工艺制作的纸,用的材料是云南当地特有的一种树(木材)植物纤维相当丰富,所以东巴纸的韧性很强,据传佛教经书所用的纸就是东巴纸,有千年不腐之说。

工艺起源

创制于唐朝(公元六一八--九零七年),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由云南·丽江 纳西少数民族创制,以天然树皮为原料,以手工精心加工而成,工艺完全沿袭唐代的特点。

工艺特点

其纸厚实,纤维粗、抗蛀性强,经久耐用,在自然条件下保存近千年而不朽,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

最原始的手工造纸,有人类手工造纸“活化石”之称。

东巴纸工艺

东巴纸是古时东巴专用,用以书写东巴文字的纸张。其工艺纯属手工作坊,只有出自此作坊的东巴文字,才是原汁原味,富于魅力的。东巴纸由和圣文老师的祖先在300年前发明自制的,失传10多年后,又由和老师重新恢复了东巴纸的生产,并在传统基础上发展了书画纸、装裱、高档名片、压花书签、压草封活面藏经纸等系列,它工艺精美的质地、防虫驻的特点,深受国内外用户好评。

源于自然,还源于自然,作为东巴文字载体的东巴纸,其古朴、深奥、神秘与东巴文化一道绽放奇彩。国之奇宝在召唤你,远方的朋友。

纳西族的东巴经,因其又被称为“全世界惟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书写和经文内容所包含的多样性而饮誉海内外.而这种特殊文字和经书得以自古保留至今,“东巴纸”的作用如同书写他们的人和笔墨一样,功不可没.当然,纳西族的东巴文字和经籍,也并非从一开始就记载在纸上,它也是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变化.这种历史的变化,表明了纳西先民们的认识和发明创造的阶段性,也反映了各民族的相互交融以及文化的相互交流.比如,东巴文字,纳西语叫“森究鲁究”,意即“刻在石头和木头上的文字”,这当是在创文字之初,由于受物质条件和认识事物的局限,使得先民们选择了生活中最为常见和最为普通的、随手可取的物质作为记录之物的表现.由于东巴经及其内容也不是某一个时期一撮而就,一成不变,它也是不断增加新内容形成的,因而反映在东巴经中的一些内容,如不少经书中间接出现的“在木牌上写字,在样树皮上写字,在麻布上写字,在纸上写字,”

工艺探索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中起了重大作用。现代纸张生产已进步为机器制造,但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有原始手工造纸。其中纳西族的东巴纸,因承载着纳西象形文字,书写了卷帙浩繁的东巴经卷,颇负盛名,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然而,东巴纸生产的现状如何?如何起源?有哪些传统经验?怎样保护和弘扬这一珍贵的传统工艺,尚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纳西族地区保留传统东巴纸生产的地点仍有多处,颇受关注的是丽江市玉龙县的大具和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的白地。笔者对两地东巴纸生产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在白地采用了参与性调查方法,对东巴纸制作技术增加了了解,增长了知识。随后,笔者自备工具,利用传统工艺备制东巴纸,并对东巴纸的制作方法进行了大胆革新,既保持了东巴纸固有的特点,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在保护环境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一、东巴纸生产的现状(一)白地东巴造纸白地是香格里拉县三坝纳西族乡的一个村民委员会,位于哈巴雪山东麓,有一条旅游环线公路经过村庄。西北距县城101公里,东南至虎跳峡80公里,白地白水台是中国闻名遐迩的风景名胜。

工艺演进

造纸术起源时间问题曾是造纸史研究的一个热点,但有关造纸工艺的演进则缺乏较充分的研究。学术界对于造纸术发明早期使用什么样的工艺流程、何时开始使用纸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抄纸法等问题都还不能给予明确的回答,其原因是缺乏充分的证据。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相关资料逐渐涌现,为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我们曾根据掌握的资料对蔡伦发明纸药的观点提出质疑,并提出新的观点[1]。近期我们注意到一些地方的传统造纸工艺携带了重要的信息,有助于我们建构成纸工艺的演化进程。本文就此作粗浅的尝试,希望能引起大家对此领域的关注。一、纳西族东巴纸的成纸工艺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的大图2抄东巴纸的工具具和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的白地等地纳西族居民至今仍保留较为原始的东巴纸生产工艺。近些年,李晓岺、朱霞、陈登宇等多名学者先后赴产地进行过实地考察。根据他们的调查报告,生产东巴纸所用原料为一种瑞香科荛花属灌木的茎皮。生产工艺流程包括:采集原料、晒料、浸泡、蒸煮、漂洗打浆抄纸、晒纸、砑纸等工序。

工艺传人

名的东巴经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满纸的鸟兽虫鱼,宣讲着洪荒太古的故事。而书写经书的纸是一种木质纤维制成的,呈象牙色,防虫蛀,日久天长,书质因经常翻用和烟熏容易变成古铜色,看起来有古色古香的韵味。东巴经的成书年代无法考证,而且绝大多数经书连抄写的年代也没有记录,这给研究他们的后人带来了迷惘。人们只有从为数不多的几册经书中,从最早的那一册推算,抄写时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然后得出这样的结论,至少在二百多年前,纳西族地区已经普遍使用这种木质纤维纸张作为经书专用纸。也就是说在那个年代以前就已有生产土纸工艺的存在了。据调查,建国前,在偏远的山区仍有少数人家在从事该种土纸的生产。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所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抢救已消失了近半个世纪的东巴纸生产工艺(暂且把这种土纸叫东巴纸,以区别于民间其他不同质量的土纸),于几年前就在丽江县大具乡白麦行政村肯配古自然村的一位农户家中恢复了生产,并在那里设立了该所的东巴纸生产定点作坊。作坊主人按研究所要求的传统规格每年提供给该所一定量的经书用纸,并获得报酬。




百科统计
  • 浏览次数 : 2358
  • 编辑次数 : 0
  • 最近更新 : 2021-04-10 12:40:36
  • 创建者 : Ccccc

百科目录

  • 1. 工艺简介
  • 2. 工艺起源
  • 3. 工艺特点
  • 4. 东巴纸工艺
  • 5. 工艺探索
  • 6. 工艺演进
  • 7. 工艺传人
参考资料
编辑
百科标签
编辑
非遗
56用户协议 申请删除百科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