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叶文化
文化简介
傣族是西双版纳各民族中唯一有自己文字的民族,称为“傣泐文”,它是何时产生、由何人创造的,还不太清楚。元朝时的中国史籍均记载:“金齿百夷,记识无文字,刻木为约”,到了明朝的《百夷传》则云:“无中国文字,小事刻竹木,大事作缅书,皆旁行为记”。这里所说的“缅书”可能就是傣文,因为傣文与缅书都是由左到右“旁行为记”的。也许《百夷传》的作者不识缅文和傣文,而把它当成缅文了。所以,傣文的始用年代可能在14世纪元、明之间,也即距今约六七百年前。傣族的文字系随着小乘佛教的传入而引进,源出于古印度的巴利文,并经不断的改造而形成的。它可能是与佛教同时传入,也可能滞后,即佛经先凭口授传诵。
至于傣族文字的载体,沿用至今的除了民间用近代的纸书写外,抄写佛经的主要是用“绵纸"和“贝叶”。绵纸是用生长在西双版纳森林中的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的树皮纤维作为原料,用一般手工造纸的工艺制作而成的,纸张洁白且韧性好,可以经久保存。在勐仑的曼俄寺,近年翻修时,发现有一张100年前用绵纸书写此庙修建经过的文书,字迹还清晰如初。贝叶是取自一种叫贝叶棕(Corypha umbraculifera)植物的叶片,经一套特殊的制作工艺制作而成,所刻写的经文用绳子穿成册,可保存数百年之久。贝叶棕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不产,由于它是(刻)写经文的主要载体而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引进的,很适合这里的气候,常在佛寺庭院里有栽培,十分高大。
文化核心
贝叶经是“贝叶文化”中最古老、最核心的部分,是“贝叶文化”的主要载体,可以说是傣族文化的根 。贝叶文化经本,包括叶质形的和纸质形两种样式。叶质形一类的是贝叶经,傣语称“坦兰”。它是用民间制作的铁笔将文字刻写在经过特制的“拜兰”(贝叶树叶片)之上而成。其规格有页四行式、五行式、六行式和八行式等四种,傣语称:兰戏、兰哈、兰合、兰别,以前三种规格的贝叶经本最为普遍。大量的佛经故事、佛教经典、傣族民间故事、神话和传说,都是记载在贝叶经里。纸质形一类的是棉纸经书,傣语称“薄嘎腊沙”。它是用野蕨杆削成的笔蘸墨后将文字书写在棉纸之上而成。其规格有宽面页式和连折叠页式两种。后一种傣语称“薄练”,其中以宽面页式最为普遍。傣族利用贝叶保存和发展了他们的文化,西双版纳以前有佛寺500多座,保存的贝叶经多达50000多部。傣族众多的民间叙事长诗、民间歌谣、情诗、谚语、俗语、格言、谜语以及法律法规、天文、历法、医药卫生,生产生活知识、论理道德教科书等,都是传抄在棉纸本里,当中也有少量的折叠本转载佛教经典。 今天,各处佛寺还沿用古老方法制作贝叶经。
对于利用贝叶棕的叶片刻写文字,傣族民间有动人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傣族小伙子为了寻找光明,辞别了他的未婚妻到远方,他们每天都要给对方写一封信,把字刻写在芭蕉叶上,并由一只鹦鹉为他们传递。随着小伙子的走远,芭蕉信尚未到达便枯萎了,字迹便不清楚了。有一天,小伙子在森林中见到一种棕榈的叶片,由于昆虫啃食叶肉而在叶片上留下清晰的纹路。受到启发,他把文字刻在那种棕榈的叶片上,虽经多天的传递,字迹也完好如初。这样,傣族先民们便发明了用贝叶棕的叶片刻写文字的方法,贝叶也就象征着“光明”与“爱情”。
对于“贝叶经”还有另外一个动人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傣族、哈尼族和汉族的人一起到西方取经。汉族把学到的抄在纸上,哈尼族把学到的写在牛皮上,而傣族则把经文刻在贝叶上。在返回的路上,过河时,他们同乘一只船,不幸船翻了,这些经文都被水泡湿。当他们把经文摊在河滩上晒干时,抄在纸上的经文均变成了鸟脚趾形状,这就成了汉族的象形文字;刻在贝叶上的文字虽经水泡过,但字迹清晰,傣家人对此感到十分自豪;而写在牛皮上的文字,经水泡后已经看不清楚了,牛皮被煮吃了,这样,哈尼族便没有文字了。
内涵和特点
一种绿色文化
傣族居住于亚热带平坝地区。这里气候炎热,雨量充沛、植物生长快、动物种类多,被称为动植物王国。傣族村寨依山傍水,从这里放眼望去,远处是茂密的森林,近处是成片的庄稼,庭院里种满了各种花草树木。这样的生存环境,使傣族文化涂上了一层浓重的绿色。千百年来傣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替,都离不开这个绿色的背景。
对绿色的热爱,就是对大自然的热爱。贝叶经里这样教诲人们:“有树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这真是精辟无比,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都说透了。傣族人民正是根据这样的法则来安排生活的。他们对赐予人类一切的大自然充满了感激、敬畏、爱护之情,从不轻易去损害它们。贝叶经里还这样告诫人们:“不要把鸟捉来关在笼子里,说不定将来有一天,鸟也会把人捉来关在笼子里。”①看到这样的警句,我们不禁会为傣族人民对自然法则有这样深刻的理解而拍案叫绝。正是这种理解和实践,才使西双版纳这颗明珠绿得这样耀眼,这样醒目,这样令人陶醉,这样令人流连忘返。
与现代文化的快节奏、功利性、时尚性、娱乐性相比,绿色文化更多地是以它的田园牧歌式的韵味和山水诗情画意以及由此涵养出来的民风民情显示出它巨大的吸引力。这正是西双版纳旅游的独特优势。
我们来看贝叶经中记载的一部长诗《相勐》中,傣族人民是如何描绘自己的生存环境的:“百鸟用清脆的声音,把茫茫的森林唤醒,彩霞给山河穿上新衣,大地又迎来浓雾弥漫的早晨。”“无边的坝子翠绿如茵,淙淙的溪水绕着竹楼人家,密密的椰子树顶着蓝天,高高的佛塔挂满彩霞。”这样美好的环境,这样绿色的家园,怎能不能令人陶醉、令人向往!
贝叶文化作为一种绿色文化,它的产生固然有地理环境方面的因素。诚如贝叶经文献中的论著《论傣族诗歌》所说:“傣族的祖先生长在野外,以森林为家,以花草树叶为衣服,他们的眼见和感受,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大自然的山山水水。”所以傣族诗歌多以“花草、树木、动物、星月、风云、山水来比喻。”“要是我们的祖先是出生在无花无树的沙漠里,那么我们的歌,也一定是风沙之类的比喻。”一个民族的居住环境,决定了这个民族文化的特色。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看到人文因素对保持和强化这种文化特色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贝叶文化就是如此。贝叶经中有许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伤害自然就是伤害自己的论述。有些经书还将自然界神化,警示人们要尊敬自然、崇尚自然、保护自然。贝叶经中还记载了一些封建领主法规,其中就有保护森林、保护水源、兴修水利等内容,对乱砍乱伐者要给予处罚,特别是对砍伐带有佛教色彩的菩提树者,要治以重罪。佛教还提倡信仰者要广植五树六花。这一切,经过久远的历史传承,已经潜移默化地融人到人们心中,形成自觉的行动,养成良好的风俗。这些人文因素,也是贝叶文化之所以成为绿色文化的重要原因。
一种农耕文化
傣族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据学者研究,远在2000年前,傣族地区就有种植水稻的农业灌溉出现。贝叶经中记载的傣族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中,曾写到天神给人们撒下谷种,但被雀鸟老鼠吃了,他们吃了后从便中排出谷粒,掉在水沟边发芽长大,结出谷穗。人们从这一自然现象中发现并找到谷种,在远古时期傣族首领叭桑木底的指导下,学会了种植稻谷,后来又开辟田地,实现了耕作定居。贝叶经另一典籍《帕萨坦》也记载,远在1000多年前,“傣泐王几达沙力带着十二个随从在原来十二个邦的基础上建立了十二个勐,任命他们为十二勐的‘布闷’(即召勐)。随后,各勐‘布闷’就组织民众开田挖沟,各勐‘布闷’将开出的田地分成产量为一百挑、一千挑、一万挑三种规格如数点清交给傣泐王,傣泐王又将这些开垦出来的田地交给百姓耕种,并规定应交的租谷数量”。从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知道,早在一千多年前,傣族的稻作农业已经发展到较高的水平。西双版纳(十二千田)这一名称,最早就起源于此。
稻作农业的发展,使贝叶文化成为一种典型的农耕文化。这除了表现在金属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水利灌溉设施的建造和维修,以及历法节令的推算等自然科学层面的东西之外,在精神文化方面也很突出。我们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从道德观念来看,由于稻谷的栽培在人类生活中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人们就以是否有利于稻作农业的发展来作为衡量是非善恶的标准。这首先表现在赞美勤劳、谴责懒惰方面。大量的傣族民间谚语、民间故事都反映了这一内容。同时,为了保证稻作农业能够不误节令地顺利进行,就要求人们约束自己的行为,处理好生产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关系。每年的“关门节”,就是为了在农忙的三个月之内禁止人们外出,以集中精力搞好生产。稻作农业特别是平坝地区的水田农业,不是孤立的一家一户的事情,需要全体村社成员的协调、配合,这就要提倡团结互助、集体主义的精神,由此形成了许多生产互助的传统习俗。还有,稻作农业需要有实践经验,而村中的长者又往往是这种经验的富有者,由此又形成了敬老的传统美德。
第二,从民族心理素质来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村社是稻作农业的基本单位,傣族的村社又大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组成,这就培养了人们的乡土观念和氏族观念。这种观念积淀为民族心理素质,使各村社成员之间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内聚力。傣族民间常用一棵树上的枝叶,一根藤上的瓜蔓来比喻同一氏族成员之间的关系,谁要是主动断了这种关系,就要受到族规的惩罚。正是有了这种强烈的认同感和内聚力,才使傣族村社在长期稳定中发展,才保证了稻作农业的历史延续。
第三,从典章制度来看,为了保证稻作农业的顺利进行,历代封建领主还制定了各种法规,对妨碍、损害稻作农业的各种行为,规定了明确的惩罚办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法规中,特别规定了头人、官员子侄必须和当地百姓一起参与兴修水利等农事活动[3]。
第四,从文学艺术来看,傣族民间文学作品,不仅多以农耕生活为题材,而且充满强烈的田野气息。傣族民间叙事长诗十分发达,也与稻作农业的发达有关。
一种信仰文化
贝叶经之所以在傣族人民心目中具有这样崇高的地位,主要原因不在于经书给他们提供了多少实用的内容,而在于经书给他们提供了一种精神寄托。因而贝叶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信仰文化。直到20世纪50~60年代,我们在傣族农村还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劳累了一天的人们从农田里归来,吃罢晚饭,围坐在竹楼火塘边,聆听年长者诵读贝叶经,演唱经书中记载的那些动人的叙事长诗,成了人们的一大精神享受。这种情况,在历代汉文史籍中也多有记载。在这样的场合和气氛中,人们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寄托。那些开天辟地的天神,发明创造的英雄,繁衍后代的祖先,普度众生的佛陀,各种神灵、鬼怪、山水、树木、以至赐福给人类的整个大自然,都融人每个人的心中,成了神圣的崇拜对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信仰体系。这个体系主要由原始宗教信仰和佛教信仰两部分组成。
原始宗教信仰的主要内容为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
傣族地区的山、水、河、湖、树、石,以及田园、村寨,往往都附有一个传说,将这些自然物神化,其目的就是要人们将这些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自然物当作神一样来看待,谁得罪了它们,损害了它,谁就会受到惩罚。最典型的就是村边的“龙林”,由于它是神林,村民们都有一种畏惧心理,谁也不敢轻举妄动,这集中反映了人们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方面,从远古时期教会人类狩猎的沙罗,到指导人们农耕定居的叭桑木底,再到追金鹿来到田野开辟了十二版纳的叭阿拉武,都是人们崇拜的对象。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寨神、勐神,他们或是本寨、本勐的祖先,或是有功于本寨、本勐的英雄,都受到人们的崇拜,每年举行的祭寨神、勐神活动,就是表达崇拜祖先、祈求保佑的心理。
佛教信仰方面,1000多年前南传佛教传人傣族地区以后,逐渐成为一种全民性的信仰。傣族的每一个村寨几乎都有佛寺佛塔,仅西双版纳一个地区,佛寺就达500多座,比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南朝四百八十寺”还要多。傣族的佛教信仰有自己的特点。即信仰者并不认为人生一切皆苦,并不向往虚幻的来世,而是着眼于现实,追求今世的幸福。他们虽然也虔诚地到寺庙里当和尚,但在世俗百姓的眼中,人们往往把进寺庙当和尚看作是学习文化知识、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机会。这些情况说明,傣族的佛教信仰更多的是一种世俗信仰。
傣族信仰体系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原始宗教与佛教并行不悖、共同存在、相互吸收、对民众具有同样的影响力。原始宗教历史悠久,对傣族民众影响深广。佛教传人以后,它必须面对这个现实,才能吸引信徒,壮大势力,两种信仰力量的融合,才形成了这一特点。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贝叶经中记载了作为原始宗教的神叭桑木底与佛爷的一次辩论,辩论的焦点是“毫兵召”还是“召兵召”(意为“谷子是王”还是“佛主是王”)?辩论的结果,叭桑木底是胜利者。正因为如此,谷魂奶奶(雅欢毫)的故事不仅在民间、寺庙广为流传,而且被载入贝叶经。这正是文化宽容性的一个突出表现。
一种和谐文化
傣族性情平和、心地善良,反映在文化上,就是处处追求一种和谐的状态。这种和谐的状态,体现在天人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三个方面。
天人和谐 傣族传统文化里的“天”,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个自然界,包括大地、海洋和天空。天神把天空分为若干层,每层都设相应的神进行管理。他们各司其职,各管其事,以保证天地万物的正常运行。贝叶经里记载的《创世纪》中,曾写到某一天神受命到人间给人们划分季节,以利耕作,因他工作疏忽,划分中出了差错,误了农时,结果受到上一级天神的惩处。违反了自然界的规律,连神都要受到惩罚,更不用说普通的人了。所以人们自觉地维护这种规律,按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办事,给自己创造一个和谐、优美的生存环境。在傣族村寨的房前屋后,我们随处可见一种郁郁葱葱的速生树种——铁刀木,这是傣族居民为解决柴薪燃料而又不去砍伐森林而采取的一个明智之举。人们对山神、树神、水神以及各种自然神的崇拜、敬畏,实际就体现了人作为自然界的一员,必须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心理需求。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反映在人际关系上,就是诚信、友善、互助和尊老爱幼、男女平等。贝叶经中有许多记载,要求人们按上述原则待人处事。其习惯法规定,不诚实的人不能作为办案的证人。傣族热情好客,有的人家用来接待客人的被褥,甚至比自己用的还漂亮。贝叶经记载的长诗《千瓣莲花》,写主人公在寻找千瓣莲花的过程中,曾得到素不相识的人们包括国王、大臣、佛爷、百姓的热情接待和帮助,其情节是很感人的。贝叶经中的另一作品《线秀》反复歌咏了“真正的友谊像太阳,真正的爱情像月亮,真正的友谊和爱情啊,永远在世间放光。”传统的《贺新房》唱词,描写村寨里有人要盖新房的时候,“上寨的人来了,下寨的人也来了。黄牛角嗬嗬地一吹,大家都上山去,割茅草,砍竹子,砍木料,笑声闹声震动山冈,……新屋盖好了,主人摆出酒菜,请所有的乡亲来吃,请所有的乡亲来玩。”这里展现的是一幅古老的团结互助、和谐美好的风俗画卷。
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贝叶经里曾记载,原始的狩猎经济解体之后,曾出现了一个傣族首领叭桑木底,是他率领人们划地盘,分山水,开始了“立寨盖房子,挖地种野瓜”的农耕生活。后来他又把大片湿划分成若干块,供给人们耕种。为了避免争土地而产生的纠纷,叭桑木底又在地边栽桩垒硬,以示界限。这实际上是最早出现的社会规范,它有效地调节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和发展,这种规范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范围越来越广泛,逐渐形成了涵盖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习惯法。习惯法是人人必须自觉遵守的法则,也是处理各种纠纷的依据。到了封建领主时代,历代统治者又把这些习惯法集中起来,不断加以完善丰富,分门别类,制订出详尽的可操作的封建领主法规。这在贝叶经中有很多记载。佛教传入以后,其戒律教义和行为规范又与长期形成的领主法规结合起来,逐渐形成傣族共同的风俗习尚和价值取向,使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处于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之中。
一种开放文化
贝叶文化不仅仅是存在于我国的傣族地区,在东南亚,南亚各国,如泰国、缅甸、老挝、印度、斯里兰卡等都存在。贝叶文化是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现象,是一条联系各国的文化纽带,这就决定了它本身就是一种开放的文化。
我国傣族的贝叶文化也是如此。它不是在封闭、孤立的状态下生存的,它吸收了内地汉族和东南亚各国的文化,加以融合和创造,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
傣族对内地汉族文化的吸收,可以追溯得很早。远在秦汉时,傣族地区常以象和象牙进献中原王朝,故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傣族居住的地区称为“乘象国”。这说明远古时期傣族就开始了对中原文化的接触和交流。东汉,又有傣族封建领主派出的乐团、杂技团到洛阳演出,接受了汉王朝的封赐。从秦汉开始,历代封建王朝在傣族地区设置郡县。从内地派往这些地区的边官,大都致力于传播中原文化。历代都有汉族移民迁入傣族地区,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军屯,明朝的军屯、民屯和商屯,都促进了傣族与汉族的频繁交流,有利于他们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傣历与汉历的相似,傣族农业生产技术、金属冶炼铸造水平的提高,以及将汉族的一些名著如《西游记》等译为傣文,将滇戏《杨家将》移植为傣戏等等,都是吸收内地汉族文化的结果。在傣族地区广为流传的神话《九隆王》,与历史上哀牢夷族群的《九隆神话》有密切的关系。贝叶经中记载的因叭创造天地的神话,与汉族的盘古创造天地的神话也有某些相似的地方。贝叶经中将傣族古代诗歌分为三大类:民间歌谣、叙事诗和颂歌,这有点类似于汉族《诗经》将其诗歌分风、雅、颂三类。
贝叶文化还吸收了东南亚、南亚各国的文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从印度到斯里兰卡再到泰国、缅甸、老挝传入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的吸收。佛教文化的传入,对傣族原有的文化冲击很大,影响也很大。傣文的产生和完善,就与佛教的传入直接有关。随佛经传入的大量的佛经文学作品,从内容、人物、情节、主题和表现方法等方面大量渗入并影响了傣族原有的民间文学,给傣族文学提供了新的养分和气息,促进了傣族文学的变化和发展。正如贝叶经《论傣族诗歌》所记载的:“佛经中有故事,有情节,完整地叙述了每一件事情的始终,有好人,有坏人,有神有鬼,有哭有笑,有水有湖,有山有岭,有树有花,谈到天讲到地,无处不讲到。经书的这种文学意境,有骨有肉和它写写唱唱的巧妙手法,对促进和改造诗歌,使之成为有头有尾的叙事诗体,起了宝贵的积极作用。”我们今天能看到这么多的闪耀着艺术光彩的傣族叙事长诗(民间传说有500多部),是与吸收佛经文学分不开的。
傣族人民吸收了佛教文化,也改造了佛教文化,使它更符合自己的需要,更具有傣族的特点。从思想信仰上来说,它不偏重于佛学哲理的论析,而比较注重现实的修持;它不过分追求“普度众生”,而主张求得个人的解脱;它不神化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而把他看作是一位现实的教祖。从现实的民间文学创作上来说,傣族人民既吸收大量的佛经文学作品,又大胆地加以发展创造。最突出的例子是贝叶经中记载的著名长诗《兰嘎西贺》,它虽然来自于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但是经过傣族人民的加工再创造,已经变为具有浓郁傣族风格、特点的傣族人民自己的文学作品了。
一种柔情文化
这是就贝叶文化的风格而言的。我们常说七彩云南、云南民族文化丰富多彩。这里面的“彩”,很大程度上是由各民族文化的不同风格所带来的。
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藏族的雪域文化,具有一种奔放高亢的风格;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具有一种古老神秘的风格;彝族的毕摩文化,具有一种刚健火热的风格;哈尼族的梯田文化,具有一种深沉凝重的风格……与上述各民族的文化相比,傣族的贝叶文化,具有一种柔情似水的风格。
傣族多傍水而居,历史上与东南沿海的百越族群有渊源关系。傣族居住的地方多处于热带亚热带平坝地区,气候炎热,雨量充沛,自然条件较好,生活相对比较富裕。除了农耕劳作时间以外,人们有较多的时间从事业余文化活动。由于特殊的厉史原因,傣族的封建领主社会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生活节奏较慢,再加上受佛教思想的影响,逐渐形成了悠闲、委婉、柔和、多情的民族性格。正如人们常说的傣族是一个水的民族,反映在文化上,就是一种柔情文化。笔者在傣族地区生活数年,很少看到吵架、打架、说粗话等现象,邻里之间,家人之间,总是彬彬有礼、轻声细语、和睦相处。外人到村寨傣家投宿,总会受到主人无微不至的款待。
这种心理最集中反映在傣族民间风俗和文学创作中。每当月明风清的夜晚,在傣家竹楼的阳台上,姑娘支好纺车,一边纺线一边等待她的情人。阳台下的竹篱外,来求爱的小伙子吹着一种叫瑟的乐器,其音色的优美,曲调的柔和,仿佛使你置身于梦幻之中。小伙子向姑娘倾诉爱慕之心时,总要很客气地唱道:“啊,姑娘,请告诉我,不知你这朵花,是否有蜜蜂来采过?”如果哪个小伙子言词粗俗,没有礼貌,那肯定要失败的。在傣族民间创作中,有一种特殊的文体叫《凤凰情诗》。在纸上画一只凤凰,在凤凰的头、脚、胸、背、翅等部位上画上各种表意的符号,把它寄给心仪的对方。对方接到以后,要对这些符号反复琢磨、猜测、意会,才能读懂对方的一片真情。这种文体很受傣族青年男女的喜爱,因为它最能体现相爱双方含蓄、复杂、细腻、纤柔的内心感情。再一个典型例子是,20世纪40年代傣戏移植汉族剧目《杨家将》时,傣族认为原剧中男女主人公一上场就武打起来“不合情理”,人与人之间怎么能这样呢?于是他们改为男女主人公上场后先有一段含情脉脉的对唱,慢慢引出矛盾,双方不合最后才打了起来。这一改动,最能体现傣族人民的性格特征和他们的心理素质。 柔情似水,似水柔情,这是贝叶文化的鲜明特征,也是西双版纳的魅力所在。
资源开发保护
知识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民族文化以其各自独特的个性和张扬的魅力,不断地超越自我、保护自我和发展自我。开发贝叶文化,是为了更好地利用、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必须在保护和发展的前提下进行,保护和发展也是为了能更好开发和利用。贝叶文化资源的开发,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贝叶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西双版纳州实施“科教兴州、旅游强州”的发展战略,加大了景区景点等旅游设施的建设,民族文化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是建成了热带植物园、傣族园、原始森林公园、野象谷、热带花卉园等一批精品景点景区和一些民族文化生态村;二是开发部分民族的饮食文化和一些民族民间歌舞艺术;三是开发了少数有限的民族民间医药和保健文化;四是收集、整理了数量有限的贝叶典籍、口碑文献及民族文物等。这些有限的开发和利用,仍处于各自为阵、规模小、层次低的初始阶段,更多的是注重了文化的表现形式,对文化蕴含的精神实质的挖掘还不够充分,对贝叶文化资源的开发层次较低,开发的范围和内容十分有限。虽然对我州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并没有充分地发挥出其文化的经济价值,也没能将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的优势。其主要原因在于:
1、对贝叶文化资源研究开发的投入不足
对贝叶文化资源研究开发的投入,不仅仅是资金的投入,还包括人力资源的投入。西双版纳州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地方财政是吃饭财政,对民族文化资源研究开发的资金投入也十分有限。
2、贝叶文化缺乏深层次的开发利用
由于对贝叶文化资源的开发投入不足,缺乏深层次开发,各种文化产品的附加值不高,现有民族文化产品难以形成产业规模,所占领的市场有限,导致对现有贝叶文化资源利用率不高。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西双版纳州旅游业,上世纪末发展势头极为强劲,但由于缺乏文化的含量,旅游产业的提升一直上不去,其根本的原因,也就是对贝叶文化的开发利用不够。
3、研究和开发贝叶文化的人才严重缺乏
贝叶文化的开发和保护,离不开人才的培养。目前,精通本民族文化且汉文化造诣较高的少数民族专家、学者屈指可数,且出现了严重断层现象。仅就目前《中国贝叶经全集》的翻译整理工作而言,主要表现:一是翻译研究人员少,翻译研究的水平不高。二是翻译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能从事翻译研究的人员,在其他单位部门身兼数职,没有精力更多从事研究翻译工作,而从事专业翻译研究的机构中,翻译研究人才青黄不接,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研究翻译人才严重缺乏,给西双版纳贝叶文化资源的挖掘、研究、开发和利用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贝叶文化资源的保护发展
民族文化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必须加以抢救和保护。对贝叶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发展,要吸取前人重开发,轻保护,重自然资源的开发,轻人文资源的开发的教训。要振兴西双版纳的经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充分利用贝叶文化的资源,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保护发展民族文化的关系,即要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又要注意吸收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同时也要注意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和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首先,认真组织开展贝叶文化资源的调查、评估对民族文化中不可再生的部分,必须加以及时抢救和保护,切实解决好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一是对民间流传的宗教经书、古籍器物加快收集、整理,及时抢救和保护。二是对健在的民间艺人、僧侣等完善保护政策,给予事实、生活上的保障,提供传艺带徒的条件,让他们的知识和技艺代代相传。
其次,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提出规划,这样才能做到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对生态文化资源和建筑民居等文化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利用自治权利立法保护。对特色建筑、民居进行保护性修缮,突出特色,保存其传统风格。
再次,加强对贝叶文化研究人才的培养,建立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利用人才的机制,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研究人才队伍,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民族文化优秀人才,来促进贝叶文化的研究和开发。
- 浏览次数 : 1275
- 编辑次数 : 2
- 最近更新 : 2021-04-06 15:58:18
- 创建者 : 段公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