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遗产 非物质遗产 锅庄舞

锅庄舞

全文编辑
所属类别 : 遗产 > 非物质遗产
编辑
百科名片
编辑

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锅庄舞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 舞蹈时,一般 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有一人领头,分男女一问一答,反复对唱,无乐器伴奏。整个舞蹈由先慢后快的两段舞组成,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趋步辗转”、“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为主变换舞姿,队形按顺时针行进,圆圈有大有小,偶尔变换“龙摆尾”图案。 2006年5月20日,锅庄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基本信息
编辑
锅庄舞
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
2006年5月20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Ⅲ—20
目录
  1. 1 历史渊源

  2. 1.1 综合概述

  3. 1.2 萌芽时期

  4. 1.3 初具形态

  5. 1.4 成熟发展

  6. 2 传承保护

  1. 3 舞蹈内容

  2. 3.1 舞蹈分类

  3. 3.2 舞蹈曲调

  4. 3.3 舞步分类

  5. 3.4 表演流程

  6. 4 分支范围

  1. 4.1 地域分布

  2. 4.2 主要分支

  3. 5 代表人物

  4. 6 艺术特征

  5. 6.1 原始生态

  6. 6.2 腿部动作

  1. 6.3 自娱自乐

  2. 6.4 宗教特征

  3. 7 意义价值

  4. 7.1 体育健身

  5. 7.2 文化传播

  6. 7.3 艺术教育

正文
编辑正文

历史渊源

综合概述

关于锅庄舞的起源,并无确切的史书记载,但从锅庄舞的表演形式和动作构成的舞蹈语言来剖析,可以确认这是一种原始的舞蹈形式。这在青海湟水一带出土的大通县土家孙寨古墓彩陶盆原始舞蹈图上也可以得到印证。这只彩陶盆据“测定其真实年代约为五千至五千八百年前。锅庄舞可能是在原始时期图腾信仰、巫舞(模仿部落图腾动作的巫舞)、祭祀盟誓仪式舞蹈等综合性因素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萌芽时期

锅庄舞是随着藏民族生产生活的发展而丰富完善的。由于对自然界的种种现象迷惑不解,原始社会的先民们产生了种种迷信和宗教的形态,如巫师与巫术,拜物教与图腾。这种宗教信仰渗透了先民们的生产生活,也融合到了民间歌舞艺术里。远古西藏的六大氏族均为崇拜图腾的氏族。《西藏王臣记》中写道:“上部阿里部分是大象和野兽区;中部卫藏部分是野兽和猿猴区;下部多康部分是猿猴和罗刹区”。图腾偶像的树立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神合一的思想。源于这种思想方法的基础,模仿图腾形态动作的舞蹈便产生了。摹拟飞禽走兽而舞,是人神合一,氏族神秘互渗的思想方法再现。

在原始宗教信仰中,锅庄、火塘是神灵集聚之地,是维系个人和家庭命运的所在。因此,人们通过祭祀等取悦鬼神的形式来自我安慰和取得信心。人们在通过舞蹈把祈求、祝愿传给神灵的同时,还可以得到神灵的感召和庇佑。跳锅庄舞即为原始先民在祭祀神灵时与神灵沟通的方式。随着岁月的流逝,锅庄舞的社会功能逐步由酬神娱神转向娱人。围篝火而舞,是原始氏族人群围火而舞的传统形式的保留,也是锅庄舞产生于原始社会的依据之一。

初具形态

艺术形式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陋单一到复杂多样发展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艺术的发展,藏族民间歌舞艺术“锅庄舞”摆脱了对于原始生产劳动的直接依赖和纯客观的模拟,有意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扩大了反映社会生活的范围。 

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5世纪,蕃域高原处于藏族历史上的“小邦时期”。此时舞蹈已度过原始时期的萌芽状况,逐渐进入藏族舞蹈发展的雏形期。“古代的“卓舞”多用于祭坛、盟誓、宗教等祭祀仪式活动。”正如西藏的专家学者对吐蕃碑石和敦煌石窟藏文遗书记载考证后认为,锅庄舞的形成和发展与最初的盟誓活动有着直接的关联。小邦时期便是锅庄舞形成独具艺术风格特征的重要阶段。小邦时期的部落盟誓,是当时一种最重要的政治活动。据研究表明:在藏文文献中,常把“誓词”写为“卓次”(“卓”意为舞蹈,“次”意为词),很可能是一种边唱誓词边舞蹈的形式。在盟誓宣布誓言时,“为着充分表露感情,往往辅之于手舞足蹈以激动人心。”因此推论,“卓”舞就应是专门在盟誓仪式上表演的一种舞蹈。在当时,盟誓也是战时的一项重要仪式活动。这种古老的盟誓仪式舞蹈活动至今仍流传于广大的藏族地区。

小邦时期是锅庄舞发展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社会环境的特殊性,锅庄舞处在历史发展的初级阶段,并初具规模。 

成熟发展

锅庄舞在藏区真正的流传得益于藏传佛教的发展。藏传佛教寺院的建立和存在,以及形成的寺院文化,为锅庄舞提供了展示的平台,给了锅庄舞新的生存空间。据传,人们在修建桑耶寺时,白天人们辛辛苦苦建的墙壁,到了晚上就被妖魔毁坏。为了镇妖除魔,莲花生大师请来工布地区的卓巴(跳卓的人)每至夜晚唱歌跳舞,美妙的歌声和精妙的舞姿将鬼怪迷惑,人们趁机建起了寺庙。这一传说广泛流传于藏区,尤其是西藏工布地区,也被多个权威性史籍记录在册,赤松德赞的大臣巴色郎在《巴协》中记载:“庆祝桑耶寺落成庆典时,人们欢快地跳起了‘卓舞’。”从此“卓”作为吉祥的标志,在藏区广泛流传,不但在寺庙大型仪式中使用,民间也开始盛行。 

到明清时期,舞蹈艺术有很大发展,各种民间舞蹈如《卓舞》(亦称锅庄舞)、《果谐》、《堆谐》等形式仍在群众中流传发展。卓舞的汉文记载多见于清代或清代以后的史籍、志书和游记中。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刊印的《卫藏图识》载:“俗有跳歌粧(即锅庄舞)之戏,盖以妇女十余人,首戴白布围帽,如箭鹄,著五色彩衣,携手成圈,腾足于空,团栾歌舞。度曲亦靡靡可听。”这里描写的是甘孜州康定妇女跳卓舞之情景。《皇清职贡图》则记述了藏民男女舞卓的风俗:“男女相悦,携手歌舞,名曰锅庄舞。”清人李心衡《金川琐记》中亦有藏民“俗喜跳锅庄舞嘉会”,“男女纷沓,连臂踏歌”的记载。“锅庄舞”一词也就是在这时才出现的。 

传承保护

2006年锅庄舞被列为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省市、自治州都积极地组织了锅庄舞非遗的申报工作。

在各个藏区的锅庄舞中,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迪庆锅庄舞、西藏自治区的昌都锅庄舞、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玉树卓舞,于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甘孜锅庄――真达锅庄、木雅锅庄、新龙锅庄、德格卓且,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的马奈锅庄,青海省称多县的称多白龙卓舞,青海省囊谦县的囊谦卓干玛,于2008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锅庄舞传承保护一览表

名称 所属地区 遗产编号 遗产类别 申报单位 遗产级别 获批年份

昌都锅庄舞 西藏 Ⅲ—20 民间舞蹈 西藏自治区 国家 2006年

迪庆锅庄舞 云南·迪庆 Ⅲ—20 民间舞蹈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国家 2006年

玉树卓舞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 Ⅲ—20 民间舞蹈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国家 2006年

锅庄舞 甘肃·甘南州 Ⅲ—13 民间舞蹈 甘南州 省 2006年

锅庄舞之乡 云南 Ⅺ-19 民俗 香格里拉县 省 2006年

舞蹈内容

舞蹈分类

锅庄舞分为用于大型宗教祭祀活动的“大锅庄舞”、用于民间传统节日的“中锅庄舞”和用于亲朋聚会的“小锅庄舞”等几种,规模和功能各有不同。舞蹈时,一般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有一人领头,分男女一问一答,反复对唱,无乐器伴奏。整个舞蹈由先慢后快的两段舞组成,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趋步辗转”、“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为主变换舞姿,队形按顺时针行进,圆圈有大有小,偶尔变换“龙摆尾”图案。分农区锅庄舞和牧区锅庄舞两种。农区锅庄舞流行于藏东昌都地区,牧区锅庄舞(即牧民舞)流传在当雄、黑河和索县等广大牧区。 

舞蹈曲调

锅庄舞有古旧锅庄舞和新锅庄舞之分,古旧锅庄舞带有祭祀性质,宗教界和老人大都比较喜欢此调,歌词内容和舞步形式等都比较古老,如《莲花生大师的诞生》、《建立桑耶寺》、《金碧辉煌的寺院》、《银光闪烁的王宫》、《福气财运降此地》、《丰收啊丰收》等,跳这种舞时,只能唱专用歌词,不能改动,舞蹈一般都具有缓慢、稳健、古朴、庄重的特点。新锅庄舞的歌词内容、舞姿都比较灵活,多反映生产劳动,和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和经商贸易活动,如《北方大草原》、《白瓷碗里聚三色》、《在金坝子的上方》等,新锅庄舞是青年人喜爱的歌舞。

舞步分类

锅庄舞的舞步分为“郭卓”(走舞)和“枯卓”(转舞)两大类。“郭卓”的步伐是单相的朝左起步,左右两脚共举七步为一节,回起动,由慢转快,步数不变,舞步比较简单,参跳人易学,故人数甚众。“枯卓”的舞姿多样,种类较多,常跳的有二步半舞、六步舞、八步舞、六步舞加拍、八步舞加拍、猴子舞等。 

表演流程

时逢节日、庆典、婚嫁喜庆之际,男女在广场或庭院各站一边,拉手成圈,分班唱和,通常由男性带头起唱,女性相随。歌声嘹亮,穿透力强。舞蹈者做“甩手颤踏步”,沿圈走动。当歌词唱完一个段落,众人齐声呼叫——“哑”,随之加快速度,甩开双臂侧身拧腰大搓步跳起,挥动双袖载歌载舞,奔跑跳跃变化动作,其中尤以男性动作幅度较大,伸展双臂有如雄鹰盘旋飞翔,女性动作幅度较小,点步转圈有如凤凰摇翅飞舞,具有体育运动的健美、明快、活泼等特点。

分支范围

地域分布

锅庄舞流行于昌都、甘孜、阿坝以及云南、青海、甘肃等广大藏区。锅庄舞按地区分类,可分为昌都锅庄舞、迪庆锅庄舞、玉树卓舞、玉树依舞、白龙卓舞等。独特的地域风情和良好的锻炼健身价值,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场地、参加人数不受限制,因此锅庄舞不仅在藏族地区广泛开展,在西北地区一些城市如兰州、西宁、格尔木、酒泉、张掖、定西、宝鸡等逐步流行起来。 

主要分支

昌都锅庄舞

昌都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川、藏、滇三省交汇处,这里是康巴文化的中心,也是著名的“锅庄舞”发祥地。根据昌都县锅庄舞的歌词和民间传说来分析,昌都锅庄舞早在吐蕃时期就存在了。

 

迪庆锅庄舞

迪庆藏族锅庄舞,广泛分布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根据从丽江石鼓轿子村出土的唐代藏文画像碑中的舞蹈形象推测,锅庄舞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纪之前。迪庆藏族锅庄舞包含着丰富的藏族文化内涵,形式完整多样,地域特色鲜明,民族风格浓郁,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其中蕴含着友爱、团结等传统的人文精神,有较高的艺术和社会价值。迪庆有的地方称锅庄为“卓”(即舞蹈),有的地方称“擦拉”(意即玩艺)。锅庄舞有了打青稞、捻羊毛、喂牲口、酿酒等劳动歌舞,有颂扬英雄的歌舞吸表现藏族风俗习惯、男婚女嫁、新屋落成、迎宾待客等歌舞。

 

玉树卓舞

玉树卓舞流传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西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一带。卓舞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玉树卓舞中至今还保留着很多远古时代的痕迹,随着藏族六大氏族的形成,玉树卓舞逐渐以部落、部族和区域文化的形态发展起来。卓舞具有广泛的民众和社会基础,其丰富的表现形式、独特的风貌、精湛的技艺、强烈的个性为广大群众所称誉,在藏族歌舞艺术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显著的典型性,显示出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卓舞蕴有古老而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的研究中都有重要的价值。它所具备的凝聚力和激发力,在现代精神文明的建设中能发挥积极作用。

 

玉树依舞 

玉树“依”的产生比“卓”早。旧石器晚期原始人为了表达内心情感、传递住处根据日常劳动呼声、劳动节奏,发现原始音乐,随藏族语言的出现和发展,继而产生了歌,后又有谣,随着它们的发展和完善,便产生了“依”这种自娱自乐的舞蹈形式。“依”是有歌必舞,有舞必歌,二者不可分割。

 

白龙卓舞

称多县白龙村的白龙卓舞,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藏族成年男子在祭祀、迎宾和寺庙宗教活动时表演的舞蹈。白龙卓舞以诗体的语言,通过唱和舞的形式,是藏族成年男子在祭祀、迎宾和寺庙宗教活动时表演的舞蹈。白龙卓舞存世约有30多种,以诗体的语言,通过唱和舞的形式,反映自然万物。白龙卓舞舞姿粗犷飘逸,曲调庄重饱满,蕴涵了藏民族对精神、信仰、价值的取向,地域特色鲜明,极具美学价值。

 

代表人物

截至2012年12月21日,在中国文化部已公布的四批锅庄舞项目传承人名单共1981名中,前后共产生9名锅庄舞项目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分别产生在第二批和第三批。 

锅庄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达珍区批 男 1931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迪庆锅庄舞 传统舞蹈 第二批 国家级

徐桂莲 女 1944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迪庆锅庄舞 传统舞蹈 第二批 国家级

松吉扎西 男 1938 西藏自治区 昌都锅庄舞 传统舞蹈 第二批 国家级

洛松江村 男 1937 西藏自治区 昌都锅庄舞 传统舞蹈 第二批 国家级

昂加措 男 1944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玉树卓舞 传统舞蹈 第二批 国家级

才哇 男 1948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 玉树卓舞(白龙卓) 传统舞蹈 第二批 国家级

布扎西 男 1961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 玉树卓舞(卓根玛) 传统舞蹈 第三批 国家级

白马尼麦 男 1943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 新龙锅庄舞 传统舞蹈 第三批 国家级

阿德 男 1947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 新龙锅庄舞 传统舞蹈 第三批 国家级

艺术特征

原始生态

藏族锅庄舞向我们艺术地展现了原始先民的生活或状态,因此它是古代藏族原生态的舞蹈形式。锅庄舞者几乎总是要彼此接触的,他们跨同样的步伐,做同样的动作。由于舞蹈动作的协调性,使舞蹈者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他们或手拉手,或双手按在别人的肩膀上或臀部。人们正是通过这种形式加强彼此联系,使自己得到社会承认,从而强化自己的群体性和归属感。 

腿部动作

锅庄舞主要依靠的腿部动作,腿部的舞蹈灵活多变,而上身的动作却比较少,并且也都是跟随腿部的动作来配合着挥动衣袖,其腿部的动作通常是矫健有力又不失灵活多变。之所以会这样跟藏族人们的居住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知道藏族人多数居住在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高原气候恶劣、寒冷,因此,他们需要穿上很厚实的藏袍,这些不利于他们很好的表现自身的肢体动作,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们不自觉的形成了躁脚取暖的习惯,也正是因为这样,藏族人在舞蹈中腿部动作较多。

锅庄舞的腿部动作主要体现在踏步、躲步、擦腿、跨腿、踏瞭腿和端腿等方面,这些动作都要求膝盖松弛、颤动,其基本特征是膝关节有规律的颤动和屈伸,这种颤动又有轻柔和激烈之分。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藏族人们为了抵御严寒穿着长靴,使小腿一下的活动都不灵活,这样反而使得膝关节相对松弛。上身的动作便会简单些,主要是胸前绕手、体后仰,随着腿部的步伐而舞动。要想将舞蹈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就要依靠技巧,只有具有高难度的动作才可称得上是技巧,通常具有高超技巧的人都必须要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能力。 

自娱自乐

作为民间舞蹈之一,锅庄舞具有自娱自乐性,但是也具有很强的技巧性,当然通常也是腿部的一些技巧动作。根据节奏的快慢可分为快板和慢板,在慢板时,动作和舞姿都比较优美,给人舒适、愉悦的感受,当整个舞蹈进入快板节奏时,整个气氛也变得热闹起来,舞姿也逐渐由优美变得好房粗犷又矫健有力,这时便需要比较高超的技巧来完成整个舞蹈。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和来源,同时艺术也是生活的表现形式,并且在简单的生活基础上不断升华。锅庄舞是从藏族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而来,同时也在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与渴望,从形式看也与藏族同胞的生活息息相关。

宗教特征

在藏族地区,多数居民信奉佛教,在路上经常可以看到去朝拜的人们,他们都无比的虔诚,他们通常用转经筒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祝愿与祈祷,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转经筒也是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锅庄舞出了圆圈形状以外,有时也会摆出其他不同的形状,但也都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任何事物都有其独特性,因此每一种舞蹈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审美要求,锅庄舞当然也不例外,以膝盖的屈伸为主,节奏铿锵有力,上身随着腿部的舞动而舞动,快慢、动静相互结合,舞姿气势磅礴、矫健,融大气与阴柔于一体,使锅庄舞的特点更加明显、突出。 

意义价值

体育健身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藏族锅庄舞是一种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是一种科学的体育手段。由于锅庄舞的节奏有差异,对此舞者也要作相应的调整。第一阶段它要求跳舞的人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开始跳的时候需要缓慢地交替迈步,同时跳的节奏较舒缓,步伐较轻盈。到了第二段舞蹈,舞者开始进行慢板锅庄舞,四肢不断舒展开来,这个时候全身的肌肉与关节达到活动的最大范围,这调节了心血管的机能。第三段是最奔放粗狂的快板歌舞,它要求舞者的移动速度要快,舞姿的幅度要大并且灵活有力,它强调舞者的耐力素质。进入第四段,也是歌舞的最后一个环节,属于慢板阶段,有利于舞者的全身放松。锅庄舞中的快板阶段,如果跳得恰当,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人体的心肺功能,提升舞者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耐力素质。总之,整套动作对于人体的身体健康十分有利,是一种值得提倡的体育锻炼方式。 

文化传播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内涵深厚。人们应该重塑民族的自豪感,让自己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主体,更加珍惜自己的民族文化。随着锅庄舞普遍走入人们的生活,藏族文化不断传播,越来越多的人们了解到丰富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也逐渐受到关注,走进艺术舞台。锅庄舞带着民族文化的符号,与中国其他民族的文化进行着更高层次的融合。

艺术教育

舞蹈是人们表达情感、寄托感情的一种形式。藏族锅庄舞活动中舞者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蕴含了藏族人民的劳动结晶,它是自然赋予我们的一种美丽。在高校教育中,舞蹈艺术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它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锻炼学生的艺术思维,激发学生生活的激情与活力。


百科统计
  • 浏览次数 : 1297
  • 编辑次数 : 0
  • 最近更新 : 2021-12-24 10:22:16
  • 创建者 : 丸约

百科目录

  • 1. 历史渊源
  • 2. 传承保护
  • 3. 舞蹈内容
  • 4. 分支范围
  • 5. 代表人物
  • 6. 艺术特征
  • 7. 意义价值
参考资料
编辑
百科标签
编辑
锅庄舞 舞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藏族
56用户协议 申请删除百科

相关百科